公司两名教授入选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2025年2月,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产业技术带头人评选结果。公司赵立军教授、王盛学教授分别凭借其在农业工程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突出贡献,分别入选“农业工程”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学术技术或产业技术带头人。此次入选标志着学院在交叉学科创新与产业服务能力方面再次获得权威认可。
赵立军教授获评市级农业工程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围绕乡村振兴与重庆制造业集群,建立西南首个智能农机基地,研发山地无人插秧机等10余项成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近4年主持/主研20余项科研项目,获600万经费,主编标准、专著,授权7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32项软著,发表21篇论文,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坚持产学研推用,牵头建立校企联合中心,实现成果产业化,新增销售额超亿元。事迹成果多次被相关媒体报道,亮相多个省级展会,获得社会和行业的高度认可。并在多地建立示范基地,带动就业与培训,累计培训农机人才千余人,助力乡村振兴。
王盛学教授获评市级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产业技术带头人,其研究方向覆盖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领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重载多关节机械臂”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复杂工况下机器人容易出现“扛不动”、“高速抖”、“走不准”、“反应慢”等技术难题,形成了系列重载机器人产品,在汽车制造、石材加工、金属冶炼、装备制造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包括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此外,他牵头开发的智能工厂数字孪生平台,为铜梁、永川等多家笔电产品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成为重庆智能制造领域示范项目。
据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产业技术带头人评选活动,旨在选拔具备技术创新领导力及产业推动能力的杰出人才。两位教授的荣膺,不仅彰显了他们个人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也映射出公司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工程领域的战略规划与前瞻性布局。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的市级新型二级学院,公司紧紧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持续聚焦智能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和智能车辆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重庆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拟稿:张海鹰 审核:曹勇)